查看原文
其他

别让教育成为华人父母的软肋,更别让华人成为白人反平权法案ACA5的工具!

Ao Zhang 正义补丁 2020-08-17
     

    

   
     
反对平权法案Affirmative Action的华人,通常只有一个理由——孩子会因此无法上好大学,平权法案会照顾少数族裔,看肤色,不看分数。这种说法是非常片面的,因此而反对平权法案,尤其在疫情对华裔的企业和就业造成很大伤害的今天,是得不偿失的。
加州25年前通过了209号法案,成为全美仅有的8个禁止平权法案的州,意味着在公共合同,公共就业和公共教育三个领域都不能出台任何被视为考虑“种族”和“性别”因素的项目,这默许了白人主导的资源分配和利益优先。2020年3月,加州ACA5议案想要废除209号法案,将平权法案重新带回加州,给华裔和其他少数族裔和女性打开更多经济机会和政府资源。

反对平权法案Affirmative Action的华人,通常只有一个理由——孩子会因此无法上好大学,平权法案会照顾少数族裔,看肤色,不看分数。这番说辞中有三点说不通:

一、华人难道不是少数族裔吗?
      
答案:是的!华人和其他少数族裔一样曾是平权法案的受益者,也将继续受益.

二、肤色在大学录取中有多少帮助?

答案:种族只是大学综合考虑因素中的一个,既不可能是种族配额(早在1978年就被判定违法),也不会额外加分,否则就是违宪,告学校的官司胜率100%。

三、分数高,就该上好大学吗?

 答案:放在中国,这是真理;可在美国,升学规则从来不是这样。

只关注成绩与分数会伤害孩子

为什么离开故土来到美国打拼?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,为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未来,倒不是必须要上哈佛、斯坦福这类的名校光宗耀祖,只希望他能够拥有童年的快乐、享受学习的乐趣、获得综合的认可,而不是被补习班、繁重的课业压得喘不过气。

图片来自视觉中国,版权属于原作者

国内谈了20年素质教育,但花架子下依旧是考试分数定终身。记得我读书时,初高中学生上补习班,而现在补习文化低龄化,小学一年补奥数和语文成了家常便饭。

家长焦虑,孩子透支,甚至夫妻和婆媳关系变糟。正如国内社会衡量成年人成功标准只有金钱,当然假如你生活在北京,标准还有户口和房子;学校里衡量孩子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就是成绩。至于领导力、组织力、好口才、社会责任感、尊老爱幼、正值、热爱学习、好奇心、独立思考能力、心理健康,这些对于升学没有丝毫帮助。

我们经历了国内“千军万马过独木桥”、“一考定终身”的残酷,就希望孩子在美国可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而不是拼标准化考试的成绩,比如SATACT。

但是,反平权法案的华人家长喊,“merit-based,谁优秀谁上好大学,而SAT成绩就代表着优秀程度”。眼前浮现出,他们开车载着孩子周末上小课的画面,不禁为他们的孩子捏把汗。

图片源:Time杂志

我有个朋友,互联网巨头公司工程师就吃这种苦。为了孩子的教育,花掉积蓄买下南湾一个好学区的房子,社区内华人众多,被拉入微信群后,他和太太感受到了与国内相同的补习紧迫感。他说:“群里的人之间没什么共同语言,除了孩子和教育,每个人都像是教育专家,推荐各种学习app和补习班,还有人推荐华人擅长的体育运动培训——羽毛球、乒乓球。” 

他和太太有些后悔入群,那些信息太功利,哪怕是选择夏令营都需要为上好大学准备,他们觉得累心,同时也担心受影响,把急功近利的情绪带给孩子。关键是,他们夫妻俩不认同这个华人群的价值观,“这个群呼吁支持共和党议员,支持川普,甚至亲切的叫他老川。他们还说,民主党反华、排华,只保护黑人和拉丁裔的利益。”这位朋友笑着说,“这些人颠倒黑白、有种族主义倾向,怪不得只能教孩子应付标准化考试。”

图片源:PBS


SAT/ACT考试分数已经并且将继续被弱化

美国80%的大学会给超过一半的申请者发offer,也就是说,在美国上大学不难,但上好大学需要努力。顶尖的大学,包括常春藤私立名校和优质的加州UC、华盛顿、密歇根等州立大学系统有相对复杂的挑选流程,根据每年对主要名校录取办公室的访谈与统计,SAT和ACT在录取中的考虑占比在不断下降 。

图片源:The Daily Beast

原因有三点:一、SAT/ACT高分生越来越多,很难从细分分数变化中甄别学生的优秀程度;二、SAT可以通过刷分提高成绩,家庭经济水平越好的学生越有条件多参加考试;三、考试成绩不能反映沟通能力、集体协作和学生的价值观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因为COVID-19疫情,加州公立大学UC系统、华盛顿州立大学、波士顿大学、哈佛、康乃尔等名校都宣布今年的本科生录取不需要SAT/ACT等标准化成绩的分数

“不提交SAT/ACT成绩,将不会影响录取”。而早在疫情之前,拥有九所加州公立大学的UC系统,就对录取本科生是否需要SAT/ACT标准化考试分数存有分歧,原计划今年5月,UC大学校董会此投票——决定是否废除对SAT/ACT的要求。

目前已经宣布抛弃SAT/ACT的名校包括卫斯理大学、乔治华盛顿大学等,有更多的名校考虑效仿。一位常春藤高校录取办公室负责人对《大西洋月刊》透露,“有落榜学生的家长拿着SAT成绩单抱怨不公平,他们问——SAT接近满分,还不叫优秀吗?可校方在录取过程中寻找的是the best fit,比如领导力、品质、潜能、对学校的兴趣、推荐信、课外活动、多样性,尽管这些不容易量化,但校方有裁量权。”


除了可能会逐渐被抛弃的SAT外,美国名校录取种还会看哪些?尽管他们从不公布具体的招生规则,但会派招生官员去四处宣讲学校的选拔理念。

-GPA,校方会结合学生所在高中的声誉、所选课程难易程度,综合考虑学生高中的成绩。

-推荐信,校方看的是推荐人所讲述学生学习成绩之外的不同方面,性格、潜能、品质都可以从中反映出来;知名人士或者校友推荐,会更加分。

-个人申请,表面上看拼的是写作能力,实际上是学生价值观、经历以及对学校兴趣的体验

-课外活动,增加对学生的了解,比如组织才能、领导力、社会责任感

-面试, 考察学生的表达、沟通,检验文字材料中描述的特质

显而易见,除了成绩外,学校综合考虑的是品质、性格、潜能、背景、学习的热情、社会责任感、领导力/组织力和多元文化的融入culture-fit。华人望子成龙、望女成凤,不是孩子不优秀,而需要家长全面培养。


华人应该反对的是名校的legacy制度

执行平权法案的名校——哈佛、耶鲁等,会将性别和种族放进综合考虑因素。部分华人家长盯上,担心学校将种族量化,比如亚裔只占美国总人口7%,名校如果只录取7%的亚裔,怎么办?

大概是被迫害妄想症在作祟,最新数据显示,哈佛大学录取亚裔数量逐年上升,目前已占学生总数25.3%,远高于人口比例。耶鲁大学,最新数据显示,亚裔学生占比17.3%,也高于人口比例。所以,所谓的“让加州恢复平权法案,就是允许大学搞种族配额”,完全是指鹿为马、颠倒是非。

哈佛大学2023级本科生种族结构

耶鲁大学本科生种族比例

耶鲁的图片中占据将近半壁江山的颜色是白人46.2%,哈佛大学的数据统计耍了小聪明,根本就没把白人列出来,但稍微计算一下,不难发现白人在学生中占比45.8%。哈佛大学白人学生中有43%是通过legacy、体育特长、学校家属、院长名单入学,其他所有少数族裔学生中只有16%是通过这一路径。

细化一下,这种“入学捷径”往往是钱堆起来的。

体育特长,马术、击剑、滑冰、打高尔夫球,这些特长的往往能把有钱的家庭筛出来。

Legacy传承, 美国有一句话叫做“一代藤校,代代藤校”,如果家族中有校友,那么申请人就被视为legacy applicant。普林斯顿对于普通学生录取率只有7%,但对legacy申请者录取率超过30%。因为名校历史上都是为白人富裕阶层提供教育,因此白人富裕阶层的孩子如今也更容易被录取。外界质疑,这是典型的阶层保护伞,但名校辩护说,legacy是为了大学的文化,打造校友的归属感,会加带动募款。

院长、校长推荐名单,要想上这个名单,基本要靠大额捐款者,比如特朗普的女婿库什纳能在1999年上哈佛大学,很大原因是此前一年他父亲为哈佛捐款250万美元。

平权法案意在为少数族裔和女性建立向上的社会阶梯,撕开了名校的利益闭环,让华人中产和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上好大学有了保证。华人曾经受益,也将继续受益。

多样性与包容是大势所趋

加州UC系统一直在执行校方制定的文化多样性计划diversity project,UC Berkeley的校长卡罗尔•克里斯特说,“尽管1996年加州通过了209号法案,禁止大学基于种族、性别对录取、雇佣、公共合同的照顾,但我们从没把它当成不去改善校园文化多样性的借口,UC Berkeley每年对在提升弱势群体学生的比例。”

言外之意,加州可以禁止平权法案,但这不会阻止UC Berkeley打造更多元化的校园。文件中小心翼翼地提及,学校不会在录取过程中考虑种族和性别,但会建立和支持更多元化的学生群体,通过:1)改善弱势群体的K12质量,UC Berkeley会走进少数族裔社区,帮助提升教育水平;2)主动为弱势群体学生提供申请辅导与帮助;3)打造更加包容的校园环境,为弱势群体学生提供所需的指导与辅助


种族与性别多样化、平等发展已经是进步社会的主流价值观,作为家长,需要抛弃过去的偏见和受迫害妄想症,积极去了解美国种族历史和社会发展史,重新审视自己反平权法案的立场。





     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